1方法
①眼底彩色照相和FFA:按常规方法进行眼底彩色照相和FFA检查。
②OCT检查:采用Zeiss-Humphrey oCT仪进行检查。此仪器由眼底摄像机、低相干干涉仪、监视器、计算机及图像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及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检查参数为:扫描深度2 mm,扫描长度随病变范围而调整,一般为4 mm,图像像素500×500。检查前患者用0.5%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取坐位,下颌置于颌架,调整眼部位置,采用内注视的方法,即用患眼注视镜头内的注视点。
扫描方式:水平或垂直方向扫描。在红色背景光下,患者可看到瞄准光的扫描方向,检查者也可通过监视屏了解患者的注视情况和病变区扫描情况。OCT显示器可在2.5秒内显示扫描图像,将典型图像储存于计算机,结果用彩色打印。所有资料均储存于计算机备查。
③利用OCT软件系统对黄斑裂孔进行定量测量:黄斑区中心凹厚度为色素上皮光带表面至神经上皮表面的距离;裂孔孔径为黄斑区水平扫描图像上神经上皮缺损最窄的部位;裂孔底径为裂孔底部最宽的距离;玻璃体后脱离距离为玻璃体后界膜至神经上皮内表面的距离;此外,还测量裂孔鼻侧与颞侧神经上皮层厚度。根据Gass分类方法[5],结合OCT形态特征,对黄斑裂孔进行分期。
结果
黄斑裂孔的OCT图像特征 黄斑裂孔分为4期。1期11只眼,为即将发生的黄斑裂孔。OCT形态表现为正常黄斑中心凹变浅或消失,下方可见清晰的空腔,为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脱离,多数病例可见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增生或可伴有玻璃体黄斑牵引(图1)。2期12只眼,为裂孔表面有一可贴附的盖或裂孔直径<350 μm的黄斑裂孔。OCT图像特征为黄斑区视网膜表层光带部分缺失(贴附盖)伴小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光带全层缺损,或仅有神经上皮层光带全层缺损,直径<350 μm,裂孔周围神经上皮层内有空腔(囊样水肿),裂孔边缘翘起处相应的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光减弱(图2)。
3期36只眼,为较大的黄斑裂孔,有游离盖或无盖。OCT图像特征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光带全层缺损,直径>350 μm,缺损区的上方可见一带状黄绿色光带(盖),裂孔周围的神经上皮层内可有空腔, 裂孔边缘相应的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光减弱(图3)。4期11只眼,为伴有玻璃体后脱离的黄斑裂孔。OCT图像特征与3期相似,但在视网膜内层内侧可见一细反光带与之分开,为玻璃体后脱离。
新译通翻译的其他领域
机械翻译、电子翻译、通讯翻译、航天翻译、航空翻译、医药翻译、卫生翻译、生物翻译、医疗器械翻译、化工翻译、石油翻译、能源翻译、环保翻译、钢铁翻译、冶金翻译、生化翻译、建筑建材翻译、汽车翻译、纺织翻译、服装翻译、印染翻译、造纸翻译、食品翻译、农牧翻译、计算机翻译、银行翻译、证券翻译、保险翻译、经济翻译、管理翻译、商务翻译、政策翻译、贸易翻译、法律翻译、互联网翻译、文化翻译、体育翻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