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闵行区的文化
闵行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上海市西南部,总面积 371.6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75 万。 上世纪 50 年代末,闵行区即成为了上海市重要的机电、化工、电力和航天工业生产基地。 1992 年“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闵行区 10 余年,全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2003 年全区 GDP 达到 290.4 亿元,财政收入 83.2 亿元, 城镇职工年均工资 2.1 万元,农民年均收入 1.3 万元。在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闵行 区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继 1999 年荣获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后,又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区”、“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环境良好范例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上海市文明城区”等荣誉称号。
新世纪之初,闵行区如何实现在全国 “两个率先”,如何再创新辉煌。建设生态区,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惟一的战略抉择。
2.生态区基本内涵
生态区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区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闵行区生态区建设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的整合、生态意识的培养 5 个层面。
3.闵行区生态区规划基本原则
3.1 循环经济的原则。遵循“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 3R ”原则,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3.2 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闵行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规划实施后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并围绕生态区建设中的瓶颈问题,进行重点规划。
3.3 便于操作的原则。将生态区建设规划与闵行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部门专业规划相衔接,从而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便于实施。
3.4 分阶段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突出重点,筛选、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发挥示范项目示范效应,实现生态区建设的滚动发展。
3.5 “三个集中”的原则。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与生态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闵行区生态区规划总体目标
经过 20 年左右的努力,将闵行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态新城。
以工业向园区集中为切入点,通过横向耦合、纵向闭合,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构建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研发基地;
以居住向城镇集中为切入点,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抓紧生态文化的建设,增强本区文化与科技创新能力;构建适于创业、居住的生态人居基地;
以城市片林建设和水环境、大气环境整治与改善为重点,构建对中心城区和本区的生态补偿基地。
5.闵行区生态区规划阶段目标
5.1 近期目标( 2003 - 2005 年),建设试点和启动阶段。破解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完成一批高起点、高效益和见效快的生态区建设重点项目,使循环经济和生态区建设的理念得到全社会的共识和支持,完成相关政策、管理体系、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遏制水生态恶化,争取通过上海市和国家生态区的试点验收。
5.2 中期目标( 2006 - 2010 年),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完成镇村级工业园区的撤并,工业园区生态化过渡产生实效,初步形成闵行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成具有物种多样性、美化环境、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生态型都市森林体系,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并基本建设成国家级生态区。
5.3 远期目标( 2011 - 2020 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阶段。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内涵的经济体系、以生态文化为支撑的社会体系、以生态良性循环为表征的环境资源体系,使闵行区成为上海生态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城。
新译通翻译的主要语种
简繁体中文、英文、日语、法语、韩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越南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泰语、捷克语、芬兰语、希腊语、荷兰语、蒙古语、老挝语、希伯来语、土尔其语、菲律宾语、保加利亚语和瑞典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