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核医学的概念与特征
1895年X线的发现,放射学的形成,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和核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本文简要论述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及发展方向。与国际水平对比,论述了我国的医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对策。
1895年X线的发现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其后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进程,为人类的疾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特征
1972年CT的开发和应用,使放射学进入了一个以体层成像和电子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继之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成像、超声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数字X线成像逐步兴起并应用于临床。事实上,医学成像技术不仅有图像的产生,还包括图像的处理、显示、记录、存储和传输。这就为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AC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介入放射学逐步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近年已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三大治疗技术。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结合共同构成了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以高科技为基础,向广大人民和病员提供先进的诊疗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在先进国家和我国已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开创了本学科的新纪元。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
步入新世纪,知识经济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知识与经济的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生命科学(含脑科学)和信息科学将是跨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向,将促使医学科学进一步向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将继续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医学生物工程的结合,将加速预防和诊治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微观和宏观因素的结合,将促进医学科学各领域的发展,甚至使其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面对这一新的形式,医学影像学将如何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和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疾病基因组学)等,将深入和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含影像学)的进程和发展。实际上,生理、功能和代谢成像以及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并将进一步影响影像学的诊治及基础研究,所谓生物医学成像(biomedical imaging)--分子/基因成像(molecular/genetic imaging)已提上日程。
--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和计算机、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技术的进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及器具(如新近多层面螺旋CT,MR心脏、神经专用机等)的开发,功能的改进,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和显示新技术(如三维仿真成像、MR频谱以及各种图像的融合)和精确度的提高等,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将不断拓展新领域,向广深发展。另外,MRI多种原子核成像(现为氢核)的研究、开发,医学成像的多能源化,如微波、红外线和光等,其发展愈来愈受到重视。
--随着信息科学的进展,影像学的数字化,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和远程放射学、进而远程医学系统,智能型计算机和工作站,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和治疗等的进展和实用化,使"网络影像学"(network imaging)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人),亦将应用于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操作。
--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对人类卫生保健的影响,对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等发生、发展的意义应有新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医疗服务体系(health care system)的转变,广大人民对安全、有效而微/无创性诊治技术,以及对于心理、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防治对策的需求将会不断提高。
总之,影像学诊断将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或基因成像过渡;对比增强,由一般向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方向发展;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像和阅读向数字采像/电子传输(无胶片放射学)方向发展;介入治疗向实时、立体和少/无射线引导,进而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疾病及发生机制的认识,将从器官、细胞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从个体(patient-oriented)到群体(population based)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将具有新的含义。这些将改变医学影像学的诊治研究和实践方式(medical ima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使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研究和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大的比率和更重要的地位。
新译通翻译的成功案例
预防医学研究院病毒所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China Irrigation & Drainage Development Centre
中国工业机械进出口公司 China National Machinery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央视调查咨询中心 Central Televison Research
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China NetCom(CNC)
中国金融市场杂志社 China Financial Market Securities Weekly
国防大学训练模拟中心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交通部中国交通通信中心 China Transport Telecommunication Centre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公司 HuaTai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中国原子能研究所 China Atomic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hina Financial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 CDFG
中国人民银行 Bank of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