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 (IAST: Pāi)
是一种古代印度俗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与梵语十分相近,是锡兰等地之三藏及注释书所使用之宗教书面语言。巴利语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巴利圣典协会的英国语言学家理斯·戴维斯拉丁化的其他印度-雅利安语。
据锡兰上座部佛教的记载,现存的巴利语《大藏经》就是阿育王的儿子(一说是阿育王的弟弟)摩哂陀(巴利语:Mahinda,梵语:Mahindra)带到锡兰去的,而巴利语也就是摩揭陀语(Māgadhā
nirutti, Māgadhikā bhāsā),换一句话说,巴利语就是佛所说的话,而巴利语《大藏经》也就是佛教的唯一正统的经典。有部份学者,支持这个说法。另据季羨林考证,根据语言学的特征,巴利语应是属于古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流行于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
有叫做 anusvāra 的声音(梵语术语;巴利语为:
nigghahita),用罗马化符号表示,在多数传统字母中用凸出点来表示,最初用作标记前面的元音要鼻音化的事实。但是在很多传统发音中,anusvāra
被发音得更强,像软腭鼻音。但是永远不跟随在长元音之后发音;在被增加到以长元音结尾的词干的时候,ā,
ī 和 ū 要转换成相应的短元音。
尽管 Pāli
语不能被认为是古典梵语或更早的吠陀梵语的直接后代,这些语言明显有非常密切关联,并且
Pāli
语和梵语的共同特征总是很容易被熟悉二者的印度人识别出来。实际上,大部分的
Pāli
语和梵语的词干都是在形式上同一的,只在词尾变化的细节上有所区别。
这种联系是如此充分的众所周知,以至于来自梵语的技术术语可以通过一组常规的音韵变换轻易的转换成
Pāli 语。这种变换模拟出了曾在原-Pāli
语中发生的音韵发展的子集。由于这些变换的流行,不总能得知给定的
Pāli
词是古俗语词汇的一部分,还是从梵语借来的变换后的词。梵语词有规律的对应于
Pāli 词的存在性不总是 Pāli
词源的可靠证据,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反向构词可以从俗语词创造出假造的梵语词。
|